1.運動量的選擇
有氧耐力運動一般強調中等強度,從鍛煉心肺功能的角度出發,應達到相對強度中等以上,建議每周運動時間累計150-180分鐘;從保持體重的角度出發,建議每周總能耗達到1500-2000千卡..肌力和耐力鍛煉應能保持一定的肌肉刺激,建議每周2-3天,每次15-20分鐘。
2.選擇運動內容
身體活動干預一般包括耐力、肌肉力量、柔韌性和柔韌性活動:
(1)有氧耐力運動; (2)肌肉訓練; (3)柔韌運動; (4)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
3。影響運動進展的因素
體育時間表取決于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年齡和運動訓練的目標。
四。物理負荷的影響因素
心血管系統、唿吸系統系統、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和關節系統以及相關的新陳代謝過程都會對體力負荷作出反應,這些變化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體力負荷量、身體對體力負荷的適應程度、體適能、健康和疾病狀況。
5。身體運動反應的關鍵方面
運動疲勞,恢復和適應是身體運動的反應的三個關鍵方面。
6。健康狀況與運動能力再評價的原因
隨著運動訓練的繼續,身體的運動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身體健康和疾病狀況也可能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以改變身體的運動反應,影響身體的運動耐受性,也會改變身體發生運動相關意外損傷的風險。因此,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定期重新評估健康狀況和運動能力。
7。運動意外傷害的影響因素
大多數運動相關的損傷是由兩個因素的身體和體力負荷單元的固有能力的影響。
8個。運動損傷預防的關鍵要素
掌握運動負荷程度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其中包括對運動強度、時間、頻率和進度的綜合考慮。 此外,個別運動技巧的熟練程度及其他相關情況亦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9。運動處方的概念
運動處方是根據個人自身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頻率和節目的時間表的發展狀況,以及為了確保安全和有效的鍛煉前的運動,適當的安排和自救措施后醫療監督。
10個。體育對健康的益處
適度的體能負荷,通過耐力、肌肉力量、身體平衡協調能力和關節活動的靈活性,提高身體抵抗骨骼和關節系統損傷的能力,合理的運動計劃可以改善冠狀動脈功能,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體育活動和健身運動可以減少心血管事故的長期風險。